学校人工智能建设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建成了AI智能化应用覆盖全部教学活动,AI智能化学习覆盖全体师生,AI智能化管理覆盖全校师生教学、办公、生活全方位的“三全三化”智能化校园。被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评为湖北省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示范节点单位,2次荣获全国云教学管理十大示范院校”称号。
1、AI赋能教学
①按照“优势突出、特色鲜明、 新兴交叉、社会急需”的专业建设发展思路,围绕全省打造“三高地两基地”、突破性发展五大优势产业、建设“世界光谷”、“三大都市圈”、九个新兴特色产业及“51020”现代产业体系等重点任务,新增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工智能高度融合的专业。积极培育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康复治疗、医学检验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和AI专业。
②AI赋能教育教学创新和专业人才培养,加快课程迭代,建立以高科技为引领,人工智能与专业人才培养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修订2024版人才培养方案,全校各专业开设1门人工智能通识课,各学院开设2门人工智能通识课,各专业开设3门人工智能课程,超前培养具有人工智能素养的高素质人才。
③对“开发·内化·创新”教学模式进行智能化改造,增加智能化技术手段;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促进通识课、专业课与创新创业课有机融合,挖掘和充实各类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运用人工智能平台及系统对学生进行“全过程、全主体、全阶段”的教育数据监测,用“智慧”连接数据、行为和结果。
④建立高速校园网络,升级智能硬件设备,满足AI应用所需的计算和存储需求。开发定制化AI教学平台,提供个性化学习资源。整合物理与虚拟环境,利用AI技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采用智能化工具支持个性化与差异化教学,鼓励学生深度学习和跨专业探索;建设数字化实验实训环境,支持专业实验、实训和考核鉴定等教学活动。引进华中师范大学小雅智慧教学平台,中国大学MOOC平台、智慧树平台、超星平台,实现智能化、数字化教学实训中心。
⑤遵循“考试过程化、形式多样化、内容多元化”原则,针对通识选修课、创新创业选修课依托智慧树、楚课联盟平台建立“循环开课、自主修读、统一考核”的修读模式,提高课程教学吸引力。自主开发“博学测评系统”,对学生课外读书进行机测评和学分认定。
⑥建成以VR、动作捕捉、BIM实验室为主体虚拟仿真实验实训中心,积极开展虚拟仿真实验实训,着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养成智能化学习习惯。人工智能虚拟仿真中心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虚拟仿真教学创新中心。
2、AI赋能管理
建成了一个融合人工智能技术的全新全方位综合管理系统,整合了传统的OA办公、教务、学工、人事、财务、资产、图书馆和一卡通等系统,通过智能数据分析、自动化流程优化、个性化推荐、自然语言处理、预测模型以及安全监控等人工智能特色功能,显著提升了决策质量和工作效率,实现了与师生的自然交互和校园安全的实时监控,校务管理智能化,极大地提高了师生体验和管理效率。
3、AI赋能服务
学校建成了智能化的校园网络基础设施,有线网络和无线WIFI全覆盖,11.5G的总出口带宽确保了20M以上的单用户网速。通过集成考试、考勤、成绩查询、消费、统一支付、门禁、图书证和校园乘车功能的一卡通系统以及统一支付平台,融入人工智能语音助手、人脸识别技术和智能客服,极大地提升了校园服务的效率和便捷性,使校园服务更加智能化,为师生创造了一个更优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搭建了一个全程“一站式”智慧服务平台,为学生从报到至毕业的整个周期提供全方位一体化服务。
4、AI赋能产教融合
①校企合作建设了科大讯飞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以该中心为依托,成立了湖北人工智能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重点建设虚拟现实环境下的实训基地,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借助数字化平台,联合企业,构建“教学工作坊+学生成果+创业孵化 +市场企业”的创新创业校企共同体,使教学成果转化为市场所需的产品,将创业成果转化为企业所需的创新技术,实现校企成果对接。
②与AI头部企业深度融合,2020年学院与科大讯飞公司共建智能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软件工程三个专业,开设科大讯飞精英班。2023年学院与腾讯云共建成立“腾讯云数智学院”,共建计算机网络专业,开设腾讯云特色班,共同倾力打造一流专业,致力于培养掌握前沿先进技术的高素质人工智能人才。
③结合科大讯飞的智能语音、星火大模型、腾讯云等优势技术,通过资源、教学、培训、评价教育四要素的全新构建,打造了具有本校特色的AI助学系统,支持每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强化其自主与管理能力,培养适应未来社会挑战具有智能素养的人才。